新闻动态

开罚单、问责之后,环保之路如何走

2018-06-30 01:18:14 45

      

环保工作,不进则退。这场生态改革,将是一次沉重的破题。


有可行方案,有法律法规,有健全机制,有配套政策——从环保部门牵头到中央主导,从以查企业为主转变为“查督并举,以督政为主”,中央环保督察被看作是我国有史以来环境监管模式的一场重大变革。

理想很丰满,不过现实太骨感。

虚假整改、敷衍整改、表面整改……这是5月30日至6月7日,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“回头看”6个督察组“回马枪”10省区,对某些地方政府“表里不一,阳奉阴违式治污”总结的几个关键词。

截至6月14日晚8时,督察组共收到群众举报12817件,拘留58人,约谈365人,问责630人。而此前的2016-2017两年间,在31个省(区、市)掀起的第一轮环保风暴,结果触目惊心:受理13.5万件案件,问责人数超过1.8万,开出超过14.3亿元环保罚单。

数字越大,表明治理成效越显著。但也说明问题更多,形势更严峻。

声势不可谓不大,措施不可谓不严。可为何一些群众反映的问题不仅没得到解决,反而愈演愈烈?为什么中央督察组“重拳出击”之下,一些地方政府还是置若罔闻?一些企业依然胆大妄为,不断挑战环保底线?

企业“肠梗阻”,政府监管“肌无力”的背后,主要有这么几点。

污染企业是地方纳税大户,政府财政“钱袋子”的鼓与瘪,和这些能够影响地方经济晴雨表的企业有直接关系“唯GDP”政绩观作祟,是其一;产业衰败“被边缘化”背后,是新兴产业还没后继跟上。只破不立,中间出现了空档,这是其二;在“劲儿没往一处使”,条块分割、多头治理的传统模式下,“各唱各的凋,各弹各的曲儿”现象普遍存在,这是其三。

辩证看,不督查,被隐藏的问题依然会被掩盖子;而“回头看”之后暴露的更多问题,也必须在发展中解决。不能继续让生态环境部通报的“面对污染无动于衷,面对督察百般隐瞒,泰州市数万吨化工废料非法填埋长江岸边;虚假整改甚至包庇纵容,江西一些地市污染反弹问题突出;北海市大量冶炼废渣堆填港口,现场触目惊心;清远将‘黑臭水体’说成‘清澈有鱼’;宁夏宇光能源屡罚不改,地方监管软弱无力”等等类似案例,岁岁年年花相似。

环保工作,不进则退。这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式的生态改革,将是一次沉重的破题。

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性、综合性、整体性的工程。怎么样才能达到“中央肯定、地方支持、企业自觉、百姓点赞”,目前有这么几点,值得商榷。

第一,让“唯GDP”政绩观改革更彻底。个别官员欺上瞒下式的“为虎作伥”,是因为害怕GDP数字缩水导致面子不好看,位子不好坐。不以GDP政绩论英雄的“新政绩观”如果只是一纸空谈,那么,“高消耗、高排放、难循环、低效率”的增长模式依然还会成为地方的主旋律。

第二,将“产业振兴”与“环境保护”相融合。“拼土地、拼资源、拼劳动力成本”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“过去式”,这一点已形成国人共识,但若没有适合地方发展的产业,“调结构”就调不起来,转型升级就会成为一纸空谈。

所以,各地政府要因地制宜,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,不要简单地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向前或向后延伸产业链条,而是借助以往大量投建的工业园小区,突破、重构固有的产业结构,培育新兴替代产业,并形成新兴产业集群,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。

第三,对企业的“宽容”需要理性对待。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“两山论”虽然深入人心,但调查发现,一些企业以综合利用之名行违规倾倒之实,这是利益驱使,更是过去几十年,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GDP快速增长的惯习获利思维模式影响。

我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下“三期叠加”期,企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。对于个别“摸不得、咬不动”的污染严重企业,绝不能“弯道超车”,也不能出现中央最担心的对某些领域不分青红皂白“一律关停”、“先停再说”的 “一刀切”。这需要无论是中央督查层面,还是地方政府层面、企业主体层面要“和而论道”。具体情况具体解决,剔除污染企业的“病肢”、“梗塞”、甚至是“偏瘫”。“头疼医头、脚疼医脚”的工作措施只能让治理推进不力、流于形式。

环境污染问题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、建设“生态文明”、“美丽中国”的美好图景也不是一蹴而就。(作者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)


(来源:凤凰网政务)